林喜兒
3 min readAug 28, 2018

很Pop 也很PC的音樂劇《Hamilton》

美劇《Odd Mom Out 》其中一集,講述主角Jill 與好友Vanessa 四處撲飛看《Hamilton》,應該就是《Hamilton》剛好百老匯公演之時。Jill 口中的pop culture emergency讓我記住了《Hamilton》這個名字。這次在倫敦發現《Hamilton》原來已在去年登陸重新裝修的Victoria Palace Theatre。

一直只知道是關於Alexander Hamilton ,這位美國開國功臣的人物故事,而音樂是以Hip Hop 和rap 為主。令我感興趣的正是為甚麼一齣講歷史的音樂劇會大紅兼且成話題之作,出現撲飛炒飛熱。挾著多個Tony Awards,來到倫敦當然也是一票難求。不過根據過往經驗,通常也有機會找到return ticket,要買一張半張不是問題。雖然當我發現一百英磅的門票已是最平的選擇時也有點猶豫,坦白說,表面看來《Hamilton》真的不甚吸引,只是很想了解一下Hamilton的現象。好了,一百磅一張飛,究竟是否要做點功課才入場?最後還是不想帶著太多資訊和預設入場,幾乎是甚麼也不知道就走進去。

兩小時四十五分鐘過去,沒有很喜歡,也沒有很投入。音樂自然是Musical 的關鍵所在,或者是因為對Hip Hop和Rap沒有太大感覺,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音樂讓《Hamilton》變得獨一無二兼且成為流行文化現像,有別於一般Musical ,《Hamilton》的音樂是pop得很。有外國評論形容《Hamilton》為「History in the making」,說的是歷史,也指向了當下的美國社會。主角Alexander Hamilton 本身是移民,憑著個人努力,爬到華盛頓身邊,其中一首歌的一句歌詞是:「Immigrants , we get the jobs done」。這種說從前也看到今天的角度,幾乎是所有歷史故事的中心思想。當然《Hamilton》一點也不沉重,節奏也異常快,兼且有愛情有笑有諷刺。然而走出劇院,讓我記住的卻是那個獨自在台上歌唱的King George III。

美版和英版場刊最大的分別是後者花了一些篇幅介紹創作背景和Hamilton這位人物,雖然他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也印在十元美鈔上。畢竟他是 「最不為人熟悉的建國國父」 ,世上的你你我我大概也對他一無所知。假若在入場前看了這些介紹會否投入一點,結果大概都是一樣。 《Hamilton》能夠成為話題除了是音樂,還有台上非白人的演員,完全打破了百老匯的歷史。可惜我不諳美國歷史,Rap 也太快有時跟不上,找不到連繫,政治正確也與觸動人心無關。

此時此刻誕生的《Hamilton》自有其歷史意義,Lin Manuel Miranda的確是個厲害的傢伙,音樂歌詞劇本,最初版本更是親自上陣演出。雖然他不是那種能走向世界的音樂劇,但誰說一定要全世界認同。有時候,能夠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已很足夠,只能羨慕他們自己已夠人多勢眾。